土壤盐碱与改良
《土壤胶体、pH、对CEC的影响》,有朋友留言问酸、碱、盐,土壤胶体和氧化还原性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,这一块能不能详细点,我整理了以前的资料和实际土壤检测中看到的数据,还有相对应的措施,在这里汇总一下。
土壤pH值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参数,对植物营养的有效性、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很大。
土壤中的盐,一部分是自然界包括宇宙尘埃(这个太宏大了,我是参照的)、地底熔岩、地表岩石风化带来的;另一部分来源就是灌溉(不管是不是合理灌溉)、施肥、海水倒灌、低洼地地下水等因素。
题外话:沿海地区,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海水倒灌,已经表现在比较大的纵深范围,不局限于海滩盐碱地,这个也是我们要重视的。好处是近沿海区域可耕土地这些年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,在地力培肥方面投入较大,有机质的人为添加提高了土壤缓冲能力,抵消了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。往坏处想,如果达到临界点,或超出土壤缓冲力的范围,该怎么办呢?
根据土壤的pH值,土壤可以被分为酸性土和碱性土两大类。今天先说说pH大于7的土壤,碱性土壤含有过量的钠盐,一般我们都把这些归类为盐碱土。不同土壤中pH和CEC总值包含的钠盐,还有代换量的差异,根据这几方面盐碱土可分为三大类:1、盐土(盐渍化)2、盐碱土3、碱土(钠质土、盐化-钠质土)盐碱土分类指标包括:水分饱和土壤混合泥浆浸出液电导率 (EC值,dS·m-1)、pH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(%)(土壤碱化度)
盐碱土分类的参考数值1.盐土EC值大于4,pH小于8.5,土壤碱化度小于15% 2、盐碱土EC值大于4,pH小于8.5,土壤碱化度 小于15% 3、碱土EC值小于4,pH大于8.5,土壤碱化度大于15%
通常情况下,我们要做盐碱土的改良,先考虑的是水源利用,水洗法简单粗暴却最有效。但是盐碱土所在的区域,有很大一部分是缺水地区,正常农业灌溉都有难度,水洗法真的是可望不可及。
维持土壤中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和钙、镁、钠、氯等离子的平衡,产生(包括人工施肥等)和去除(作物吸收和流失挥发)的数值要均衡,产生大于去除,土壤中的盐就会积累,达到一定浓度形成盐碱土。如果是去除大于产生,土壤中CEC会随着全盐的减少,逐渐形成贫瘠的土壤,养份供给就出现问题。这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EC、pH、土壤碱化度等方面的数据变化,当然我还没把贫瘠土壤的大致标准发出来,等下次吧。
钠质土改良一般要通过增加钙源,让钙离子替代阳离子交换复合体上过量的钠离子;再就是土壤有机质对盐碱的抑制,实践中我们发现,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、抑制水盐上移的作用越强。
碱土调酸就可以了,酸来源的稳定性是个重要问题,有些酸性物质是工业副产品,比如硫酸反应后的下脚料,能不能过长期维持酸碱平衡呢?
盐渍土要尽量避免大水漫灌,水洗法要改变重灌轻排。有些地方用高矿化度的水和高盐工业废水灌溉,也等于雪上加霜,加重盐渍化。种植耐盐植物的比较多,生物量是关键。现在微生物改良很流行,嗜盐微生物分解离子后,如果不能进入生态循环圈,最后大部分还是归还土壤。关于微生物改良,如果您有好的经验,可否分享给我,这方面我是小白,技术资料以外的东西,一无所知。篇幅有限,以点带面吧,有需要哪方面深入研究的,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吧。